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土资源部《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几个问题的紧急通知》

时间:2024-06-17 09:11:1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976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土资源部《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几个问题的紧急通知》

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几个问题的紧急通知》
国土资源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管理的各项规定,确保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质量,保证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顺利实施,现就有关问题紧急通知如下:
一、关于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基本农田保护是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各地在规划修编中,必须按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关于基本农田保护规定的要求,保证划定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我部已拟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见附件一),待国务
院审批后再正式下达,但各地修编规划时应先按所列指标严格控制使用。各地要将基本农田面积指标和我部下发的耕地保有量控制指标一并层层分解,最终落实到具体地块。
二、要严格确定各级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明确标示在各级规划图上。省级规划应当确定每个设市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规模。地级以上城市的规划图件应当标明城镇和村庄分阶段的建设用地区界线。
三、规划用地分类应根据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以利于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具体地类调整,暂按本通知附件二执行。
四、现在离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施行的日期(1999年1月1日)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已十分紧迫,各地应在前一时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抓紧做好规划修编和审查工作。各级规划凡不符合上述要求以及审查中已发现的其他问题,应及时加以纠正、补充,确保规划质量。省级
规划和依法须报国务院审批的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至今未报国土地资源部预审的,一定要按照《关于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42号)要求,于12月15日前组织上报。

附件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农田面积指标
---------------------------------------------------
| | | 规划期间划定 | |
| | 1996年耕地面积 | | 基本农田 |
| 地 区 | | 基本农田面积 |占耕地面积 |
| |-----------------|---------------|比重(%) |
| | 万公顷 | 万 亩 | |
|--------|-----------------|---------------|------|
|北京市 |34.40 |516 |30.96 |464 | 90 |
|--------|----------|------|--------|------|------|
|天津市 |48.53 |728 |44.65 |670 | 92 |
|--------|----------|------|--------|------|------|
|河北省 |688.33 |10325 |619.5 |9293 | 90 |
|--------|----------|------|--------|------|------|
|山西省 |458.87 |6883 |380.86 |5713 | 83 |
|--------|----------|------|--------|------|------|
|内蒙古自治区 |820.07 |12301 |656.05 |9841 | 80 |
|--------|----------|------|--------|------|------|
|辽宁省 |417.47 |6262 |384.07 |5761 | 92 |
|--------|----------|------|--------|------|------|
|吉林省 |557.87 |8368 |507.66 |7615 | 91 |
|--------|----------|------|--------|------|------|
|黑龙江省 |1177.27 |17659 |1071.31 |16070 | 91 |
---------------------------------------------------

续表
---------------------------------------------------
|上海市 |31.53 |473 |28.7 |430 | 91 |
|--------|----------|------|--------|------|------|
|江苏省 |506.2 |7593 |465.7 |6986 | 92 |
|--------|----------|------|--------|------|------|
|浙江省 |212.53 |3188 |191.28 |2869 | 90 |
|--------|----------|------|--------|------|------|
|安徽省 |597.2 |8958 |537.48 |8062 | 90 |
|--------|----------|------|--------|------|------|
|福建省 |143.47 |2152 |129.12 |1937 | 90 |
|--------|----------|------|--------|------|------|
|江西省 |299.33 |4490 |254.43 |3817 | 85 |
|--------|----------|------|--------|------|------|
|山东省 |768.93 |11534 |699.73 |10496 | 91 |
|--------|----------|------|--------|------|------|
|河南省 |811.07 |12166 |729.96 |10949 | 90 |
|--------|----------|------|--------|------|------|
|湖北省 |494.93 |7424 |40.90 |6013 | 81 |
|--------|----------|------|--------|------|------|
|湖南省 |395.27 |5925 |335.98 |5040 | 85 |
|--------|----------|------|--------|------|------|
|广东省 |327.20 |4908 |301.02 |4515 | 92 |
|--------|----------|------|--------|------|------|

|广西壮族自治区 |440.80 |6612 |374.68 |5620 | 85 |
|--------|----------|------|--------|------|------|
|海南省 |76.20 |1143 |68.58 |1029 | 90 |
|--------|----------|------|--------|------|------|
|重庆市 |254.53 |3818 |203.60 |3054 | 80 |
|--------|----------|------|--------|------|------|
|四川省 |622.40 |9936 |536.53 |8048 | 81 |
|--------|----------|------|--------|------|------|
|贵州省 |490.33 |7355 |392.27 |5884 | 80 |
|--------|----------|------|--------|------|------|
|云南省 |642.13 |9632 |513.71 |7706 | 80 |
|--------|----------|------|--------|------|------|
|西藏自治区 |36.27 |544 |32.64 |490 | 90 |
|--------|----------|------|--------|------|------|
|陕西省 |514.07 |7711 |411.25 |6169 | 80 |
|--------|----------|------|--------|------|------|
|甘肃省 |502.47 |7537 |417.05 |6256 | 83 |
|--------|----------|------|--------|------|------|
|青海省 |68.80 |1032 |5701 |857 | 83 |
|--------|----------|------|--------|------|------|
|宁夏回族自治区 |126.87 |1903 |105.30 |1579 | 83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98.535978|358.68|5380 |90 | 90 |
|--------|----------|------|--------|------|------|
|全国总计 |13003.93 |195059|11240.75|168611|86.4 |
---------------------------------------------------

附件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分类
-----------------------------------------
| 规划分类 | 包括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二级地类 |
|------------|--------------------------|
| 一、农用地 | |
|------------|--------------------------|
| 1.耕地 | 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菜地 |
|------------|--------------------------|
| 2.园地 | 果园、桑园、茶园、橡胶园、其他园地 |
|------------|--------------------------|
| 3.林地 | 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 |
|------------|--------------------------|
| 4.牧草地 | 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 |
|------------|--------------------------|
| 5.水面 | 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 |
|------------|--------------------------|
| 二、建设用地 | |
|------------|--------------------------|
| 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 城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盐田、特殊用地 |
|------------|--------------------------|
| 2.交通用地 | 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民用机场、港口码头 |
|------------|--------------------------|
| 3.水利设施用地 | 沟渠、水工建筑物 |
|------------|--------------------------|
| | 苇地、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荒草地、盐碱地、沼泽 |
| 三、未利用地 | |
| | 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田坎、其他 |
-----------------------------------------
说明:调整原则是:①按三大类进行归类;②不打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二级地类;③有利于土地用途管
制。



1998年11月10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放开对台贸易进口经营权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放开对台贸易进口经营权的通知
(1998年5月28日外经贸台发第38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本部各直属单位,各部委直属公司: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祖国大陆对台经贸交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台湾省已是祖国大陆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市场。海峡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已初步形成。为适应两岸经贸交流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推动对台贸易健康发展,特通知如下:

一、重申各类进出口企业均可在其经营范围内开展对台出口业务的规定。1988年我部下发的《关于修订对台湾省贸易有关办法的通知》(〖88〗外经贸台字第158号)已有有关规定,现再次予以重申和明确。

二、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各类进出口企业均可在其经营范围内开展对台进口业务。

三、取消自台湾进口水泥、人造革、地板胶、纸及许可证管理商品需报我部(台港澳司)审批的规定。对台进口业务按国家一般进口进行管理。

各进出口企业要认真了解分析台湾市场情况,抓住机遇,进出结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潜力,努力扩大对台出口,进一步促进两岸贸易的发展。本通知未尽事宜以及各地在开展对台贸易和两岩经贸交流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请与我部(台港澳司)联系。


田间鉴定还是田间检验

——对一份《测产报告》的法律分析

武合讲

(山东贵和律师事务所 山东菏泽 274000)



《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产品质量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是在处理产品质量争议时判定产品质量状况的重要方式。《种子法》规定,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可以接受委托对种子质量进行检验。《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以下简称《鉴定办法》)规定,田间现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种子管理机构有权组织实施田间现场鉴定。上述法律已将种子检验(包括室内检验和田间检验)和田间现场鉴定(也称田间鉴定)明确规定为处理种子质量争议时判定种子质量状况的两种方式,但在司法或执法实践中,人们仍然常将种子检验中的田间检验和田间鉴定混为一谈;即使是专门从事种子检验的人员,有时也将两者相混淆。下面即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2006年春,河北省部分棉农,自种子代销商蔡某处购买了天津市某农科站经营的山东省某种业公司生产的棉花品种“龙泽1号”的种子220斤。某某市种子监督检验站(以下简称种子质量检验机构)接受棉农委托,于2006年9月14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蔡某某种植的10亩棉田,进行了田间产量预测,制作了一份《测产报告》。测产结果报告如下:“该地块棉花因出苗不全,缺苗断垄情况较重,在缺苗断垄处农民补种了玉米。通过采取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对该地块棉花的产量因素进行逐项调查,各调查数据如下:株距0.74m,行距0.7m,密度19305株/hm2,单株成铃数12.1个,单铃重5g,产量1167.90kg/ hm2。该地块棉花产量结构为:平均亩株数19305株/hm2,平均单株成铃数12.1个,单铃重5g,平均单产籽棉1167.90kg/ hm2”。《测产报告》上有作为测产小组成员的五位高级农艺师和种子检验员的签名,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加盖了公章。法院据此判决天津市某农科站和山东省某种子公司赔偿原告蔡某某等26户棉农损失共计198134.68元。

作者认为,本次测产活动混淆了田间检验和田间鉴定的本质属性、检验主体、检验范围、检验程序和判定依据、检验结论与鉴定结论以及检验报告与鉴定报告等的区别;其效力值得商榷。

一、测产活动作为田间鉴定的法律分析。

本次测产活动是棉花种子在大田种植后,因种子质量或者栽培、气候等原因,导致田间出苗、作物产量等受到影响,双方当事人对造成事故的原因和损失程度存在分歧,为确定事故原因和损失程度而进行的田间现场技术鉴定活动;其符合《鉴定办法》第二条关于田间现场鉴定的定义。在本质属性上,本次测产活动属于田间鉴定。

本次测产活动作为田间鉴定,其违法之处表现如下:

(一)组织鉴定的主体违法。

依据《鉴定办法》第三条之规定,应由田间现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种子管理机构组织实施田间鉴定。在该《测产报告》上盖章的是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证明组织实施田间鉴定的不是种子管理机构。依据《种子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种子质量检验机构是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配备符合法定条件的种子检验员,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和计量认证的法定专职检验机构,是社会公益性的非营利技术服务事业法人;其不具有行政职能;非经法律授权或行政机关委托,其没有权力对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组织田间鉴定和制作现场鉴定书;不是法律授权行使组织田间鉴定职权的有关种子管理机构,其组织田间鉴定活动,属于主体违法。

(二)实施鉴定的程序违法。

假设本次测产活动是由有关种子管理机构组织实施的,其也违反了《鉴定办法》规定的鉴定程序。1、专家鉴定组进行田间鉴定时,没有通知种子经营者和种子生产者等有关当事人到场。2、于2006年9月进行鉴定时,需鉴定地块的棉花已经进入收获期,已不具备鉴定棉花出苗率的条件,依法应当终止鉴定,而专家鉴定组仍然进行鉴定。3、《测产报告》中没有列举相应证据证明专家鉴定组对鉴定地块中种植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鉴定时,履行了《鉴定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应当充分考虑的八种因素的义务。4、没有按照《鉴定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内容制作现场鉴定书。

(三)《测产报告》缺少确定事故原因和损失程度的鉴定结论,对确定事故原因和损失程度没有证明力。

《测产报告》是在棉花生产过程中鉴定人员对被检地块“棉花缺苗断垄”、“农民补种了玉米”和各调查数据以及产量结构等进行的调查记载,是对田间检验结果的记录。其既未对品种真实性进行验证和对品种纯度进行评估,与文件记录进行比较,判定种子质量与文件记录是否相符的检验结论;又未对导致“棉花缺苗断垄”、“ 平均单产籽棉1167.90kg/ hm2”等是受到种子质量或者栽培、气候等原因的影响,作出确定事故原因和损失程度的鉴定结论。

《测产报告》未对造成“棉花缺苗断垄”的原因作出结论。在未排除播种质量、田间管理、种子使用者故意(棉田套种玉米产生的边际效应致使棉苗死亡造成棉花缺苗断垄)等因素的前提下,《测产报告》对确定事故的原因,没有证明力。

棉田“平均单产籽棉1167.90kg/ hm2”,并不能证明确有损失和损失的程度。《测产报告》未对棉田套种的玉米进行测产。如果棉田套种的玉米单产15000kg/hm2以上,棉农不仅没有损失反而获得了大丰收。在没有对棉田套种的玉米进行测产的前提下,《测产报告》对被检地块遭受损失和损失的程度,没有证明力。

二、测产活动若为田间检验的法律分析。

《测产报告》记载了种子检验员于棉花生产过程中,在田间对棉花出苗、补种玉米、棉花产量结构进行调查的数据,并由种子检验员签字和种子质量检验机构盖章,文书名称为《测产报告》,其更接近于《管理办法》和《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基本条件》规定的检验报告的形式要件。

本次测产活动若为田间检验,其违法之处表现如下:

(一)检验范围违法。

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应在考核部门授权其检验的产品范围内,根据申请人的委托要求,对质量争议的种子进行检验,出具种子检验报告。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实施种子检验,必须按照规定的种子检验规程,确定给定农作物种子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处理或提供服务,并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1]。田间检验,也仅是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在田间对品种真实性进行验证,对品种纯度进行评估,同时对作物的生长状况、异作物、杂草等进行调查,并确定其与特定要求符合性[2]。田间检验仅对种子本身现实状况是否符合文件记录予以判定,不对造成种子质量与文件记录不符的原因和后果予以分析判定。种子质量检验机构接受棉农委托,于2006年9月14日对大田生产(非种子生产田)的棉花因出苗不全、缺苗断垄情况较重、在缺苗断垄处农民补种了玉米的情况下进行田间产量(出苗率和产量不属农作物种子的质量特性)预测,超越了种子质量检验机构田间检验只能对种子生产过程中的种子质量特性进行检验和判定的权利范围。

(二)检验程序和判定标准违法。